基本上,华为p30发布会,没有太多和单反微单相比的地方了。当然,个别环节,可能罗列并列了一下和单反微单的区别,但是,也不是为了要吊打单反微单。
仅仅是因为某个功能某个性能参数,需要涉及到罗列一下单反微单参数罢了。
就好比iso感光度的话题,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额外意义。
既然你问到了ISO的问题,我具体谈谈吧:
一、大家都是在什么地方看新闻照片,尤其是体育新闻照片呢?
a,10年前,大家都是在报纸上看新闻照片或者体育照片,报纸的印刷精度是很低的,报纸的印刷,本身就是肉眼可以彩色的cmyk颗粒的了,因此,对于报纸印刷来说,高ISO感光度的颗粒真的不算什么。
b,最近10年,大家都是在电脑屏幕或者手机屏幕上看新闻照片或者体育照片,这些照片发布的时候,都把分辨率从几千万像素压缩为了100-200万像素,压缩之后,其实你是不能进行放大的了。对于现在主流的新闻相机或者体育相机来说,比如说佳能1DX,尼康D5,在高ISO感光度的情况下,其实噪点也还是很大的了。
c,无论报纸还是电子显示器。噪点都不算问题,并且,有噪点的照片,也很有质感和现场感,根本不会影响我们看照片。
d,对于体育照片来说,最关键的是长焦镜头,这个是手机最大的短板。
可以想象一下,再过100年,手机的长焦镜头,应该都不太可能取代单反微单的长焦镜头。
再经过10年20年,也许单反微单的超广角镜头、标准镜头、套头,都基本上要被淘汰呢。但是,单反微单的长焦镜头,应该是不会被淘汰的了。
这个和ISO感光度没啥关系。
一场绝佳的营销。
虽然拍照一直是手机的显形卖点,但很长时间内,买手机的实际上都是摄影小白,大部分人的认知还停留在“分辨率越高越好”,虽然经过后来的科普,越来越多人认识到CMOS面积的重要性,但也仅此而已了。
那么,在P20 Pro已经将大底作为卖点的情况下,怎么把ISO这个略带专业性的卖点介绍给小白们?很简单,碰瓷,让专业人士科普。
专业摄影这种小众文艺圈子是很容易被激怒的,华为拿P30 Pro和单反对比,毫无疑问会引来他们的“打脸”,但这“打脸”恰好是华为想要的,在保持了热度的同时又完成了科普工作。现在知乎上同个问题下面那些“义愤填膺”的回答就是典型。
P30 Pro的主打用户就是爱好摄影的人群,这一人群又分两类:专业摄影爱好者和小白摄影爱好者。专业人士根本不用看对比,看到40万ISO后,自然会明白这代表什么。
小白则不同,他们会出现两种反应:
第一种是“好厉害,吊打单反,买买买!”
第二种会产生疑虑和好奇:“真的可以吊打单反?”然后他们就会去搜索相关信息,接受科普。等科普完了,他们就会发现,P30 Pro拍照虽然没法和单反比,但确确实实可以把其他手机吊起来打,结果也是“买买买”。
拿p30por和单反比较没有可比性,因两者不在一个同级别上,p30pro拍摄性能最强,只能说一直在追赶单反,说白点是在学习单反。
拿拍摄高感来说事,并不是说高感越高,暗光下面的拍摄成像可以越好,只是说高感开高的情况下,暗光下拍摄越强,强并不代画质就好,因为高感开高了,虽然暗光下能把相片拍出更明亮的效果,但相片噪点就会越多,颗粒感就会很强,意思就是不清晰。而相机不同,如有些全画幅相机,即使是把高感开高,在保证相片明亮的同时,又能向保证成像效果,因为决定画质的不仅仅是感光元件,还有传感器、镜头等,而这些单反要比手机强大了好多倍。当然高感有个数值范围,高感的数值越大,这表明这手机或相机在暗光下的拍照能力更强,会比别的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。
拿手机高感和相机高感来比较,就像拿手机的4800万有效像素和一台虽然只有3000万有效像素的全画幅相机比较,不用说,后者完胜。
拿p30pro和单反比较,重要因素有两点:
市场营销需要,只说最好的,突出卖点,拿一些数值和单反对比,不是要和单反叫板,因为大家心知肚明,真正意义是要告诉消费者和其他品牌手机厂家,你没有与单反相机相同的一些东西,而我有或更好。可以说,手机界的老大们,都是营销高手,确实是高手中的高手!!!
说比较,不如说是一种怼,这已经是手机界的大佬们,每当有一款新机上市的时候,形成一种惯例或者说习惯,就是尽量拔高自己品牌,促使市场对自己品牌无论是认知和感知上的提高,目的让更多的人心动而购买自己品牌产品,或抛弃别的品牌转到自己的品牌。只不过这些手机界的大佬们,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,说话的方式都有各有不同。
怎么来说,华为p30pro拍摄性能方面,在目前的手机当中是最强的之一,如果我现在要换手机,我也会选择华为的品牌。
但一码归一码
在光线好的情况下单反画质更好没得比,但无光条件下一个能拍到清晰画面,一个什么拍不到。这个怎么比?你要比也的能拍到啊